芳烃行业发展重心转向应用端 -k8凯发登录

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 | k8凯发登录
芳烃行业发展重心转向应用端
2023年18期 发行日期:2023-09-15
作者:■ 隆众资讯 宋洋

  全球芳烃的主要生产、消费区域为东北亚、北美和西欧地区。东北亚主要的芳烃进口国为中国,主要出口国为韩国。

  芳烃产品以对二甲苯、纯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口径统计,中国芳烃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5%以上,总消费量则达到30%以上。

  近年来,中国芳烃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2019—2023年,芳烃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16%,总产能超过1.5亿吨/年,在生产规模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4—2027年,中国芳烃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长率下降至4.43%。在急速扩张期结束后,行业发展重心转向消费领域,芳烃产品在油端与化工端的应用前期差异化发展成为行业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芳烃产品在供需基本面上的差异化表现

  随着国产装置的快速发展,芳烃产品整体进口依存度下降比较明显,而在甲苯与苯乙烯的出口贸易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甲苯,在2022年已经转为净出口产品,表明偏油端应用的芳烃产品供应过剩的趋势更加明显(见图1、表1)。

  生产方面,从地理位置上看,国内炼厂生产装置集中于东部、南部沿海区域,其中浙江、山东、辽宁是芳烃生产能力最集中的三个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次之,上述区域既方便获取进口原油进行生产,又贴近主要消费市场。沿海化、大型化成为近年来芳烃新建装置的共同特点。

  从企业性质来看,目前国内民营及合资产能,与央企、国企产能占比接近1∶1。近五年来新建芳烃产能中,有超过60%由大型芳烃联合装置贡献。新建大炼化相对国有老装置,在生产规模上、下游配套上、企业地理位置上普遍更胜一筹。

  由于老装置产能集中于东北、西北等区域,当地消费能力不足,而华东区域经济发展领先,消费市场旺盛,成为芳烃各品种共同的需求缺口。这就形成了国内芳烃大体上由北向南,由内陆向沿海的货源流向。

  江浙沪、山东、福建是国内芳烃的主要净流入地,而辽宁、河北是芳烃的主要净流出地。

各品种下游的消费情况

  纯苯近五年来下游消费贡献最大的产品是苯乙烯,其他品种发展速度较为平均(见图2)。苯乙烯对纯苯消费占比由2018年的41%增长至47%。己内酰胺、苯酚是第二、第三消费占比,近年来产能扩增速度较快,对纯苯消费占比提升。苯胺、己二酸分列第四、第五下游,近年来消费占比有所下降。

  苯乙烯由于此前国内长期供不应需、利润可观,且进入门槛较低,近年来民营企业纷纷加入苯乙烯建设大潮,苯乙烯产能因此而发展迅速,其下游消费主力是合称“三大s”的ps、eps、abs,“三大s”占据了苯乙烯消费量的70%(见图3)。

  对二甲苯(px)下游近五年来结构固定,精对苯二甲酸(pta)一支独大,其余下游为对甲基苯甲酸等产品(见图4)。

  甲苯二甲苯在消费层面,受成品油与化工产品的利润影响,主要在油端与化工端两侧摇摆。近年来由于化工端盈利更优,更多的甲苯、二甲苯进入芳烃联合装置被再加工成px与纯苯,辛烷值应用增速弱于化工端(见图5、图6)。

未来行业发展情况

  在2023年6月中海油惠州2.5期装置投产之后,国内新建炼化一体化高速发展期结束。2019—2023年中国芳烃均增长率22.16%,2024—2027年均增长率降为4.43%。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基本完成投产,芳烃未来扩能主要途径为裂解装置副产。至2027年仅有裕龙石化、华锦阿美、古雷石化二期三套芳烃联合装置投产,芳烃各品种产能增速明显放缓,未来的三苯扩能主要依靠新建乙烯和重整装置。

  芳烃品种供需平衡方面,预计甲苯的出口规模将继续放大,纯苯、苯乙烯、二甲苯进口依存度逐年下降,而px下游发展依旧被寄予厚望,需要进口填补缺口,进口依存度逐年放大(见图7、表2)。

  整体来看芳烃品种未来的发展,苯乙烯的过剩问题最为明显。预计未来5年内,其国内下游对苯乙烯的供应增量承接能力存在瓶颈,需以出口对抗过剩(见图8)。

  具体方向上看,部分下游及终端有迁移至东南亚的预期,可利用区位优势开发面向东南亚的出口渠道。

  与苯乙烯相比,甲苯的出口迫切性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2023年中海油两套歧化装置的投产减少了甲苯外销量。2023年6月以后,混合芳烃已经被列为消费税征收。未来混合芳烃趋向于再加工为甲苯、二甲苯,两苯有潜在供应增量预期。此外,由于2024年成品油达峰的预期,两苯在辛烷值的需求存在上限,而px与纯苯长期存在供应缺口,因此未来两苯除进入芳烃联合装置转化为纯苯、对二甲苯外,也可以考虑利用区位优势开发面向东南亚的出口渠道。

  对二甲苯、纯苯属于芳烃产品中相对紧缺的品种,在国内芳烃联合装置投产进度放缓后,更多的货源补充依赖于上述甲苯二甲苯的再加工,以及进口。此外,煤质纯苯也是填补国内缺口的可行性方法。


当前评论
网站地图